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九零七章 军机上谕(1/2)

上谕算是皇帝圣旨的一种,其中皇帝口述之后经过比较信任的臣子直接转述传达给领旨一方的,算是最直白的口谕。

而其中皇帝亲自手写的只言片语,特别转达给某个官员由其负责执行的,算是皇帝的手谕。

还有一种,就是皇帝自己口述大意要点,而由内臣或者内阁中书舍人执笔撰写完成,然后绕开内阁,以书面形式直接发给文官武将拿去执行的那种。

这种上谕,也叫作中旨。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设立军机处之后,为了增加效率,充分地发挥了这几种上谕的作用,不仅口谕、手谕形式的上谕依然存在,而军机大臣起草或者军机舍人书写的中旨形式的上谕,更是大行其道。

这样的上谕,当然也算是圣旨,但与诏书、敕书、诰命等朝廷正规格式的圣旨大为不同。

诏书、敕书、诰命等朝廷正规的圣旨,需要内阁的副署,需要六科廊的审核,甚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之内,更是需要由翰林院的专职官员书写,否则就发不出去。

这也是文官制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对于皇权的一直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限制。

而上谕则与这类朝廷正规的圣旨不一样,不需要走那么多复杂的程序。

特别是如今军机处起草的上谕,只要加盖了崇祯皇帝的玉玺,以军机上谕的形式发布,一样具有等同其他圣旨的效力。

就是这么一点机巧,也是经过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设立军机处将近三年之后,才让满朝文武逐渐习惯起来的一个做法。

明朝的官员曾经一度有过拒接中旨的传统,不经过内阁副署和六科廊审核的圣旨,就算是发到了官员的手上,一些清高的官员也是宁死不接的。

这个奇葩的现象,在宋代的时候就有,到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时候尤为突出,常常搞得皇帝很没面子。

这就是为什么万历皇帝喜欢用太监充当税监税使的原因了,因为太监与万历时期的文官们比起来听话得多。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不想更换温体仁这类人物的原因。

因为这类人物不是那种读书读坏了脑子的死脑筋,更重视实际的利害得失,而不是过于看重形式上的东西。

至少温体仁这样的人物会接受皇帝的上谕。

而且比起接受以皇帝名义下发的朝廷诏书,对于真实反映皇帝心意的上谕,他们接受得也会更加积极。

当然,崇祯皇帝如今更加看重以上谕指挥各地文官武将做事,则是因为上谕与其他圣旨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高效快捷,对任何一件军国大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且能够准确传递皇帝的决心和意图。

而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制曰、敕曰等开头的朝廷圣旨则不然。

一来它需要内阁的副署,若是其不符合内阁的意图,那么就需要重新起草。

二来内阁同意了之后,还需要六科廊来审核,检讨其中的所谓得失利弊。

再者,等到六科廊的给事中们检讨修改完毕后,即便最后通过了,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已经距离皇帝最初授意的那个意图很远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让皇帝的旨意在各个中枢机构之间转来转去,相当地浪费时间。

若是天下承平的时代,出于对一封圣旨的审慎考虑,避免给天下带来损害,这样做当然是没有错的。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快穿系统:女配心愿手札如果再相遇,我会忘记你繁花盛开的夏天(全2册)我的微博能算命反派亲妈的被宠日常[穿书]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