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四零一章 刘氏兄弟(1/2)

姜曰广一行人的船队,进了大同江江口之后不久,就在朝鲜黄海道一侧的一处临江码头上靠了岸。

破旧简陋的河岸码头上,没有一个人。

也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人,还是说那些朝鲜人见了大明的船队之后逃之夭夭,总之当尹暄从船上下来的时候,码头上空无一人。

尹暄从船上下来,然后带着自己的一些亲信随从,向着位于黄海道北部,距离大同江并不远的黄州城进发。

朝鲜所谓的黄海道,就是以黄州和海州这两个城池的名字而来的。

如今划归了大明的咸镜道、平安道也是如此。

咸镜道的名字,来源于境内的咸兴和镜城两座城池的合称。

而平安道,则是平壤和安州这两座城池的合称。

道下设府、县,基本上是一个道有那么两到三个府,然后六七个小县城的样子。

如今失去了牧守之地的尹暄,需要先行回到汉京,向其兄长朝鲜领议政尹昉通报情况,同时也要先跟朝鲜小朝廷之上的同党们,事先通个气,争取把这个条约顺顺利利地签下来。

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尹暄本人,包括金尚容、李廷龟两人,甚至是包裹尹暄的哥哥领议政尹昉都有可能因此而倒台,甚至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点,不光是金尚容、李廷龟心里明白,即便是姜曰广也能够理解他们的忧虑。

毕竟朝鲜国主派金尚容等人到大明朝的京师去见大明皇帝,目的可不是为了割让咸境道和平安道两道的土地去的,而是想要经过大明皇帝的手,将这些土地从东江镇的手中要回来的。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取得这样的成果,而是带着一个割让两道之地的条约回来了。

这样一个情况,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若是朝鲜国主李倧拒不接受,对于大明这边来说,最多是再增加点麻烦而已,但是对金尚容这几个出使大明的使节来说,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因为朝鲜的小朝廷虽然小,但是也党争不断,此时更是也分为了两大派,一大派是亲明派,另一大派是降虏派。

亲明派的势力比降虏的势力大,但却也并不能完全压制住降虏派的声音,毕竟在天启七年黄台吉率军东征朝鲜的时候,亲明派是主战派,而降虏派是主和派。

主战的结果很清楚,在建虏的八旗铁骑面前,朝鲜不堪一击,当时主战派的好几个骨干大臣,都被主和派给献出去,被建虏处死了。

这之后,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朝鲜投降了后金,与后金签订了江华岛条约,改向后金称臣纳贡。

等到后金大军一退,被迫签订江华岛条约的朝鲜国主李倧,在主战派的支持下,又拿下了几个甘当后金军队带路党的降虏派,最后选择了一贯支持自己并倾向明朝的骑墙派领袖尹昉当领议政,这才把朝鲜的小朝廷暂时稳定了下来。

但是,朝鲜内部从天启七年建虏后金国征服朝鲜过程中出现的亲明派与降虏派的激烈斗争,始终没有停息过。

尹暄在黄海道上了岸,带着一些心腹侍从,紧赶慢赶地奔往黄州城而去。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快穿系统:女配心愿手札如果再相遇,我会忘记你繁花盛开的夏天(全2册)我的微博能算命反派亲妈的被宠日常[穿书]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