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23章 亲戚(2/2)

周华平拿着筷子敲碗,笑得二八愣痞的,“嘿,成子,你这话说的不对,这孩子好歹是姓周的啊,咱老周家可不是这么铁石心肠的人,里人外人的计较个膜子,都是一家人呢嘛,你说是不是?”周老大心思转的快,见直面进攻不行,拐着弯儿的算计。

接到周华平眼神示意的周华成心里也有了计较,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纷纷打哈哈的笑道:“嗨,宁子,你可别生气,你也知道二哥嘴巴子直,不会藏话,我不是见你对这小子好过头了吃醋嘛,莫生气莫生气哈,都是一家人嘛。”

前段时间,周老大和周老二相中了县里头地头正旺的两间铺子,嗑掺了老久都拿不下那铺面,闹来闹去还不是钱当大头,他们可打听好了,再有个三两万这铺子准能给盘下来,到时候做个小生意什么的,回本可不就是时间问题嘛。回家向老父亲打借条是不行了,周大福虽不认识几个字,但是大半辈子都这么走过来了,看东西的眼光还是有的,老实说他不看好这玩意儿,所以是不打算出一分钱的。而自家婆娘也都回了娘家盘缠了好些钱财,可到底还是差了不少的,两家子正一愁莫展的时候,人冤大头就送上门来了,两厢一照面,一番计较下来,还是周华宁比较软和,好拿捏。这会子,指不定周老大和周老二心里如何盘算着从周冉手里扣索些钱来,只盼拿捏住他的软处,立马就能将他牢牢攥在手心底,任他们吩咐调遣。

周华宁又不是傻的,心里直觉大哥二哥话里话外问题不浅,只是就现在这个局面,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到底是一家人,闹僵了也不好相处,给了台阶,就顺梯下吧。

这饭吃的周冉肝疼,先是周大福开马炮,紧接着周家兄弟也不是个好茬子,他们家各自的婆娘也是紧粘着屁股后头明里暗里不安好心,就是桌上再多的山珍海味他也消受不起了。

“妈,吃饭。”见周华宁若有所思的戳着米饭,周冉推了她一下,小声说道。

“啊,哦,知道,知道。”周华宁愣了下,忙点头应道。

周母对这便宜外孙挺有好感,不卑不吭的确实招人喜欢,伸手夹了一筷子腊肠片给周冉,笑容和蔼的催促他,“多吃点,多吃点。”

一旁的周志扬不甘寂寞的舔着脸凑上来,“奶奶,,怎么也不帮我夹啊,可不许喜新厌旧。”

周华平啧了一声,不耐烦的塞了一把蒜头过去,“吃吃吃,凑什么热闹啊这是。”他心里的算盘那是啪啪响,正愁着没法子拉进两人的关系呢,他家儿子就过来瞎搅和,怎么不叫人气大。

周冉挺膈应的看了眼周华平,默然无语。

于是,现场的气氛倒是又僵上了几分。

周母有心想活动活动气氛,笑着开口问道:“听说阿冉书法练得不错,刚好我们家还没差几副对联,要不就现现眼,帮家里补齐了。”

旁边几个小辈也撺掇着叫嚷,“是啊是啊,露两手给我们瞧瞧呗,听说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都有几手绝活儿呢。”

周冉暗暗翻白眼,绝活儿?当他是卖杂耍的吗?心里倒腾个千万遍,嘴上却是顺势应下,“好。”

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老太太提溜着几斤卤牛肉,和两大袋喜糖,哼着小曲,一步三摇的晃回来了,途经南院大门,远远就瞧见大院子里围了一圈一圈的人,哼嗒着鼻音,就跟着凑了上去,嘴里嚷嚷,“嘿嘿嘿,赶紧的,给让个位让我瞧瞧。”

大木桌上摆了好几副长长的红纸白底的未上字的对联,旁边依次有序的摆放着笔墨纸砚,周冉正一手抚袖,另手题字,写的都是些寓意很好的词句,两厢对调工整,笔法精致,构结细腻,笔势宽博宏大,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字逸潇洒,疏密相间,布白巧妙,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愈是细钻研,愈能发觉其中奥妙,老太太眯着眼看周冉,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轻叹了口气儿,继而,又笑眼咪咪的得瑟,自豪。

老手扒拉开人群,“阿冉啊,写字呢,给谁写的,咋的收不收钱的啊?”老太太一脸与有荣焉的磨蹭着下巴道。

周冉看见老太太也是会心一笑,答道:“家里还缺几副对联,写来凑凑数的,不收钱。”

“嘿嘿,赶紧的让开啊,再看可要收费了啊,去去去,回自个家去。”扔下手上的东西,老太太觉得有点亏,给人白看了她可不乐意,这玩意儿还是留着自个欣赏才好。

旁边有人说话了,“周家老太,可不能这么小气的啊,咱看看怎么了,那是你家小曾孙写的不错,让家里小孩来瞧瞧,许能学学呢。”

老太太也笑,“楞个大老粗的,学着也忒晚了,瞧着就能学会,你当我家小孙孙的本事那么好学的。”

大家吵吵几句,都闹着不走,老太太不高兴了,叉着腰瞪眼,增加馒头看周冉,”乖孙孙,走,咱回东院玩儿去,祖母给你做好吃的酱牛肉去。“

周冉笑眯了眼,在那歪头看她,眉眼弯弯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上菜了。。。。。。顶着锅盖遁走。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快穿之绝色盛世大明圣王你是我学生又怎样晚明山村逍遥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