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二十三章 风起云聚 西进通州(1/2)

比起历下城的喜庆,驻扎在幽州边境乐陵城外的东齐大军却没有上元节的氛围。

萧有为六万人马南下通州之后,西梁本姓林却被赐姓萧的无双猛将萧远山带着百余护卫出现在通州。

萧远山从十三岁开始提刀杀人,到如今已然五十三岁。四十载的军旅生涯在天下七国并未留下太大名声,却在东西二金声威惊人。

草原之中,萧远山的名头比西梁皇帝萧洛疆还大。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或许不知道西梁皇帝叫什么,不知道这天底下有几人称孤道寡,但一定知道西梁萧远山的威名。

作为继大新蒋瑞马踏草原之后第二个带兵杀进草原腹地盛京城的人,萧远山在草原留下无数腥风血雨。东金完颜氏直言:“萧远山不死,草原儿郎绝不南下。”

不夸张的说,御金关乃至整个西梁能够与草原和平共处,靠的就是萧远山一人之名。有萧远山在,才有御金关二十年来的太平。

而今独孤氏作乱,西蜀进兵。西梁内忧外患之际,东齐也来插上一脚。西梁大军一部分在山南道与独孤氏和西蜀的联军作战,一部分守卫各处边境以及拱卫洛阳。东线这边能够抵御东齐的便只有萧远山。

一生都在与草原游骑作战的萧远山,这一次将要面对的将是号称北方独步的杨象升。

比起萧远山的威震草原,杨象升则是在中原腹地显威名。

若说萧远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靠着一步一个人头,实打实的军功爬上高位的草根。那杨象升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将门虎子,天生贵胄。

杨象升的老爹是跟着东齐高祖开国的武将之一,和郑功的爷爷是一辈人,处处压郑功爷爷半头。到杨象升这一辈,天下已经太平,基本上没什么大战。

按理说杨象升可以躺在老爹那本与人等高的功劳簿上无忧无虑的享一辈子福,可他却没有朝着纨绔发展,反而在十七岁那年就加入老爹麾下做一名扛刀小卒。

靠着老爹庇佑,二十七岁的杨象升便坐上四平将军的位置,在军中没少被人诟病,不少人私底下都会骂他一声“没见过血的儿将军。”暗指他人头没砍几个,就靠着老爹爬上高位。

若是没有当年东金联合北燕,八万草原游骑借道长生道南下突袭幽州,估计杨象升一辈子都逃不开“儿将军”的骂名。

说起来杨象升还要感谢萧远山才是,要不是萧远山打的草原儿郎不敢走御金南下中原,草原游骑哪里犯得着绕道北燕再南下幽州,来成就杨象升北方独步,一步挡两骑的威名。

八万游骑活着返回东金的不过两万人,杨象升手下却死伤不到四万。

千百年来,骑步对战第一次以步兵伤亡更小的模式结束,专废马脚的钩镰枪也被杨象升以这种方式扬名天下。

打那以后东齐再无儿将军的说法。

上元这一天,独步北方的三万杨家步卒和东拼西凑聚在一起的的六万人马合共九万大军,杀向萧远山亲自坐镇的通州。

两个当世名将将在通州大战。

而初出辽东的徐子东,也在这场大战之中,沙场新雏终于要在这通州城见一见世面。

通州座落在御金关以南三百里,向西南两百里便是洛阳门户虎牢关,向东则与东齐幽州乐陵相望。御金守军的辎重大半走通州北上,要是通州沦陷,那就只能翻越御金山,其中艰险可想而知。

东齐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切断洛阳与御金的联系,先拿下御金道,再西进洛阳,一步一步蚕食西梁。

通州城外,杨象升九万大军列阵,约战萧远山。

古来沙场之争,除开兵力悬殊围城之后的攻城战,兵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两军一般都会在城外列阵放对。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祸及百姓。

宣节校尉徐子东的七百人跟着大军列在城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阵仗,徐子东不仅不紧张,反而有些莫名的兴奋。好像这里才是他最该出现的地方。

徐子东所在的地方离杨象升并不远,一转头就能看见杨字旗下盔甲整齐,腰悬长刀的大将军杨象升。

五十好几的杨象升并无老态,甚至没有胡须,常年混迹军中,脸上皮肤并不白净,模样颇为英俊比起徐子东强不少。其实这人间比徐子东丑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

徐子东偷眼看杨象升的时候,杨象升也在注意这个少年。出兵之前,贤王姜浩言特意找过他,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徐子东的动静,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能死人,就让徐子东带人去。但也不用刻意为难徐子东,不用使绊子下黑手故意陷害,有功有过都按军规处置便成。临了姜浩言还特意请求,无论如何都不要故意陷害徐子东,万不能让徐子东感受到刻意针对,而离开大齐军方。

杨象升很好奇这个看着二十五六的少年与姜浩言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姜浩言想要让他死却又不直接收拾他。

对于徐子东,杨象升还只是好奇,而对于杜从文,杨象升却是打心眼里喜欢。杨象升第一眼看到杜从文的时候便想要把杜从文带到身边替自己扛纛,只是没想到杜从文想都没想便拒绝。

趁着萧远山出城列阵的机会,杨象升再次叫来杜从文,问他是否愿意替自己扛纛。杜从文仍是没有犹豫就拒绝。

好歹也是大齐军方第一人的杨象升两次开口都被拒绝,怎么都会有些火气。好在杨象升脾气还算好,爱才心切的的他压着火气道:“杜从文,本将从军数十年,抢着给本将扛纛的人数不胜数,万里挑一选出来的几个扛纛之人,如今都是大齐实权将军,至不济也是从四品。就是我身后这朱温,只要本将找到替他的人,他立马就能戴上从五品的帽子。你可知你拒绝的是什么?你拒绝的是平步青云的机会。本将再给你一次机会,这纛你扛还是不扛?”

在朱温惊异的目光中,杜从文憨笑着摇头道:“大将军,我那弟弟要我替他扛纛,实在对不住大将军。”

第三次被拒绝的杨象升偏头看向徐子东,气道:“宣节校尉有什么纛,也要你去扛?等他有一天能立纛的时候,你怕是也没那力气扛了。杜从文,大好前程不要,值么?”

杜从文憨笑回应:“没什么值不值,我那兄弟,靠谱。”

杨象升没好气的摆摆手,示意杜从文滚蛋。若是换一个人,杨象升估计要杀头问罪,毕竟杜从文这也算违抗军令。可放到杜从文这里,杨象升却是不好直接定罪。毕竟自己只是询问,并未正式下令。对于这个北地江湖声名鹊起的辽东霸刀门门主杜从文,杨象升既是爱才,也是不好逼迫这些脾气古怪的江湖人。免得到时候这个二品小宗师一怒之下离去,那就得不偿失。

同样的,作为一品大将军的杨象升有些嫉妒正八品宣节校尉徐子东。他自己养的江湖人不是没有二品,却都是些江湖名声臭的一塌糊涂的人。而徐子东一个小小的宣节校尉,竟然将辽东霸刀门正副门主收归帐下。这让杨象升忍不住想问一句:“何德何能?居然能让二品小宗师等着替他扛纛。”

杨象升还在郁闷,杜从文已经回到徐子东身后。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重生传奇系统大人,得加钱都市异闻录修仙狂人在都市预言天启网游之重拾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