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百三十六章 街边惊马(1/2)

第一百三十六章街边惊马

宁王与丞相府嫡女颜若书的婚宴直到大婚结束乃至极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都在为京都的百姓争相流传着。

直到被另外一件举国轻重的大事所取代,八月初八,太后寿诞!

颜若书与宁王成婚之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宁王府当家主母,尽管这样,锦绣却没有跟着搬出了丞相府。

一来,锦绣本就十分不喜繁琐地搬迁,二来,在锦绣看来,母亲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已经十分的疲惫,既然守的云开见了月明,她并不想去打扰两人的生活。

而对于宁王,尽管是她的生父,她还是需要时日去接受的。

再者三来,外公颜如海如今年岁渐渐大了,偌大的丞相府,母亲是外公唯一所出,现在嫁人,她还是希望能多陪在外公的身边。

锦绣已经定了主意,颜若书原本就算不舍,心里也知道锦绣这样做的用心,也不强求。

宁王一如颜若书所想,对于这个欠缺了他本该爱护十六年的女儿,他亏欠的太多了,现在锦绣想要做什么,他哪里会有反对的想法,由着去顺着去就是了。

自打那天从皇宫的寿康宫回来,锦绣第二日就得知了赵太后大病的事情,皇帝更是震怒,偏偏太医院的人好像都没有办法找去这病的源头。

这样一来二去,居然到了眼下都快临近八月初八的太后寿诞了,竟然还是让太后一直寿康宫闭门不出。

“非但如此,这些日子来,皇帝每天一下早朝,就带着皇后往寿康宫去,甚至太皇太后娘娘也去看了几回,后来也去了趟庙,索性就不回宫了,直接在庙里住下了。”

小翠皱着眉,仔细认真地又看了看手里的信,十分凝重地说道。

一旁的杨若听到这话,顿时凑到了小翠的跟前,也扫了一眼信,挑了挑眉:“这病可真是……”

话说到这,没了后话了。

锦绣却听出来了杨若话里的弦外之意:赵太后这病可真是不谓之不奇了。

小翠不明白怎么话说了一半不说了,看了杨若半天,见没有要开口解释的意思,不得丢开,看向锦绣就低声问道:“小姐,这是少爷给你的信,你真不看看?”

锦绣摇了摇头:“不都已经念了么,不看了。”

小翠更加不解了,也不知道什么缘由,这一连着有些日子了,每次只要有云天轩的信送来,小姐都没有再看,只是让她径直拆了开念就好了。

这当然是有缘由的,锦绣总不能告诉小翠,这些日子来,云天轩其实在不久之前,早就已经秘密离开京都了,临行之前还给她送来了密信告知此事,也点明了不要声张。

尽管锦绣不知道云天轩到底是要这样不动声色的目的是什么,总归也没有什么不好。

而1;148471591054062这些所谓的书信,云天轩原先也提前知会了,不过是另外的交代,听听则罢。

其实小翠只要仔细一些,就知道这些日子来,自从锦绣开始不看书信,每日所递交过来的,都是众人几乎知晓的事情了。

而更为秘辛的事情,锦绣自然也有相应的渠道知道,比如某些人就十分的上心,应该说是热心的很。

“小小姐,景王府又来人了。”

锦绣眉眼一动。

瞧瞧,这不是来了么。

“嗯。”锦绣应了一声,看了眼杨若,杨若已经转身出了屋门,再进屋,手里自然多了一封信笺。

小翠伸着脑袋朝着窗外看了看,见来的人之后,皱着眉喃喃道:“还是那景王府的青锋啊。”

一目十行,锦绣看完了信,起身转到香炉边,将信丢了进去,抬步就往内屋走:“小翠,更衣,咱们要出府了。”

小翠顿时收了视线,不解道:“这个时候都快午膳的时辰了,小姐,咱们这个时候不用了午膳再出府么?”还有,骤然出府,有急事?小翠不明白。

杨若却目光落在那已经快尽数烧做灰烬的香炉残信上,若有所思。

“不吃了,再晚,或许就碰不见面了。”锦绣淡淡道,身影已经消失在门帘之后。

小翠赶紧跟了进去,杨若见状,自行去吩咐准备马车了。

偏偏才告知了管家锦绣要出行的事,杨若就收到了夜痕的信鸽,两厢权宜,杨若不能随同锦绣一道出府了,先行离开。

锦绣得知杨若先前留下的信条,沉吟了片刻,只是带了小翠,径直出府了。

八月一到,巳时的日头十分的毒辣,管家为了锦绣所想,备下了宽敞的马车。

到了府门外,锦绣看见那马车规格十分大,只怕那里面坐下六人都是不成问题的,皱了皱眉,想要说什么,到底还是没有说。

毕竟,现在要是重新去准备,又要耗费时辰了,时辰也是不等人的了。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首席男神:腻宠小娇妻爹地,放开我女人重生之风华庶女腹婚最强小农民曼联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