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二百一十三章【信仰】(1/2)

信仰这玩意儿,你要说完全没用那是不对的,毕竟人活着也还是需要这点精神支撑的,可你要说完全靠他活着,那还是早点洗洗睡吧,毕竟这玩意儿不能当饭吃。

当曹操来了以后,见到那些济南国的大小官员垂足顿胸、痛哭流涕,一个个感叹曹操来晚了的时候,你要信了,那就是傻瓜了。曹操明白,这只是各取所需而已,官员们表演完了,可以安心做官,该把上司拉下水的拉下水,然后该一起贪污的一起贪污,所以曹操不是傻瓜,在上任之前,他把济南国的情况大概摸了一遍,也就是所谓的私访。

一天,曹操轻骑简从,经入了济南国境。经过一座小桥的时候,有人拦住了他。不是地痞,也不是恶霸,而是自己人——衙役。

拦住他的原因是要“过桥费”,这是尼玛什么理论?你以为这是西历的中国,过某一段桥和路还要收费?但更令曹操感到愤怒的是,收取的费用还打着官方的旗帜!曹操毕竟是曹操,便对那些衙役说:既然这样,那我回去了。衙役也许平时没见过这样的人,或者不忍煮熟的鸭子跑掉,就幽默了一把:回去?您可真够天真的,没看到你的脚已经踩上来了吗?回去可以,钱是要交滴。

没办法,看来往前走或者退回去,这些钱是免不了的。无奈,曹操的随从规规矩矩的交了钱,但是曹操还是索要了收费的凭证——竹筹。就这么一路走,一路“被收费”,转悠完毕,竟然积攒了半马褡竹筹。随着竹筹的越来越多,曹操的怒火也越来越盛,心中的一个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贪官,必须要清除!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告御状之类的把戏还是省省吧,要想彻底废除陋习,还是让那些当权者享受一下陋习。

怀着这样的怒火,曹操见到了这些大小官员,好戏上演了。做为刚出道时就敢打死当时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蹇硕太监叔叔的曹操,如今做上了济南国相,要是不闹腾的天翻地覆,那就没王法了。

(接上文)

曹操跟这群以后的手下见面了,然后大家开了一个会。

与会大小官员在热烈的氛围中,和新任国相曹操同志,就如何将历史悠久的济南国发展的更好、更快,如何解决老百姓的迷信和奢侈的祭祀风潮,以及是否应该收取过桥费等问题进行了商讨。

会上官员发言热烈,他们认为,祭祀风潮不应杜绝,因为那是将济南国发展的更好更快的前提条件,毕竟来说,他们一直贯彻落实朝廷下发的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而至于过桥费等关乎自家财产上升与否的直接问题,与会官员一致认为,这是没必要、不应该、更不允许取缔的。

会上,曹操同志认真听取了各级官员对于济南国情的报告,并认真分析了各级官员对于自身问题的检讨后做出如下批示:一派胡言、胡说八道、恬不知耻,并让衙役将这群王八蛋、禽兽、蛀虫关押大牢,而后就这几人的问题向朝廷做了报告。

为了填平心中的怒火,曹操在写那封奏章的时候,特意注明了一句话,他认为皇上看了这句话后,这群人渣必死无疑——以精壮之丁助贼,暗通黄巾余党。也就是说,他们把身强力壮的男人交给了黄巾军,这种行为,可以称其为“谋逆”是要诛其三族的。信心满怀的曹操果然得到了令他信心满怀的回复,同意将这些人千刀万剐,只是附加了一句:交给朝廷办。

至此,济南举国震惊,天算是塌了下来,贪官污吏哭们爹喊娘,曹操之名声随之大盛。但有一点曹操似乎没有注意,那就是这些贪官固然可恨,但为什么他们贪的人尽皆知,就是没有人告发呢?其实不是没有人告发,而是告了也没用,我就不举例说明了,因为很快这些人就是鲜活的例子。

在把这些人交给朝廷后,曹操认为,就算不诛其三族,起码他们的命是保不住了。对于朝廷的批示,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是可以直接扔进废纸篓里的。因为他们不仅没有被要了命,甚至连官职都没有被免,有两个还官升一级,被派往更富饶的地方做长官。

这可真是新的一千零一夜,但是在这些花里胡哨的背后,曹操终于明白为什么不能解决这些贪官了,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有后台,而这些后台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收过钱。

看清楚官场黑暗的曹操,并没有接着混下去,因为这跟自己的理想差距太大,对于此时的曹操来说,理想还没有照进现实。

既然被现实击倒,那么做官还有什么意思?不干了,回家!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曹操辞去济南国相一职,归野种田,而距离上次归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十年,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时间,早已过了青春狂热的曹操,也到了而立之年。但他依旧不明白,自己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就这么难吗?

不是的曹操,你要相信,坚信一种信念,要比坚守一种信念更难,但是你若是坚持了下来,就必然能赢得他人的赞许和支持。

可惜,曹操并没有坚守这种信念,因为他发现做一个“治世之能臣”要比做一个“乱世之奸雄”难的多,既然如此,那就选择后者吧,能臣很累,奸雄很轻松。此时的曹操赋闲在家,和上次一样,看看书,打打牌,没事写几篇诗文,发几句牢骚。但和上次不一样的是,三十岁的曹操已然明白,没有人才是不可能干大事的。

二十岁的曹操第一次归野时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三十岁的曹操第二次归野时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物色自己认为有用的人才,笼络到自己身边。

期间曹操虽然没有被朝廷遗忘,先是让他接着干议郎,然后他老爸花钱买了一个高官,并且暗箱操作安排他做了市长(太守),但也许曹操兄感觉在济南国受到的打击太大,不想踏入官僚体系了,一直在家找人才。

最先被曹操选中的是他的堂弟曹仁,而后是曹洪,以及曹休等自家兄弟。接着是夏侯惇、夏侯渊等感觉有大将之风的人才,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成为了曹操以后夺取政权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曹操果然老辣,不仅预感自己将来可能走上丘八之路,还早早的笼络了一批人才在自己身边。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单身狗虚幻世界大穿越契约交易:腹黑霸王硬上攻帝国盛宠:吻安,总统夫人!幽魂之地重生一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