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百一十六章【惨烈无比】(1/2)

公元前655年,穆公五年,春二月十四。

这一日早朝时间已过,大郑宫的上朝钟又响做一团。文武大臣各个神色紧张,一路赶往朝堂。

稍停,穆公坐朝,环视四周。“众位爱卿,前方急报,称翟戎大举犯境。前一次蛮子遣使挑衅,孤已不追究。这次孤势必要亲自领兵迎敌,以显秦国国威!”

大司马公孙枝出班奏道:“君上万金之躯,不可轻动。臣蒙君恩已久,无以回报。今日蛮夷寇边,臣愿领兵迎敌。”

穆公点点头,道:“司马大人既愿前往,孤便令尔率一军人马,战车三百乘。”

“臣领旨。”

穆公又说:“司马大人将兵,想以何人为先锋?”

说话间,武将队伍后排闪出一人。“君父,儿臣愿为先锋!”说话的正是嬴槊。嬴槊今年十三岁,本不该上朝。他一定是听说边关起了战事,故而悄悄跟随众臣上殿听旨。

穆公早就看见躲在武臣队伍末尾的嬴槊。知子莫若父,他提及先锋一事,正是有心提携其子。

这时,宣公的嬴敖也闪身而出。“君上,嬴槊公子从未将兵,此次远征又路途遥远恐怕难堪大任。臣只消领本部一千兵卒为前部先锋,为君上分忧!”

嬴敖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皮肤黝黑,相貌堂堂。此人是宣公的嫡长子嬴敖,今年三十上下。嬴敖生于曾祖父武公十三年,由于他天生神力,从小便得到祖父的喜爱。父亲宣公继位后,年仅十三岁的嬴敖就随着军队出征作战。十四岁,秦、晋大战于河阳,嬴敖率本部千人冲杀在队伍的最前面,虽然胳膊上中了两箭,却并不退缩。秦军收兵回营时,嬴敖的腰际更是悬了两颗晋军千夫长的人头。宣公当时唤嬴敖为“勇儿”。反观穆公,也将将保住本部兵马。自此,嬴敖在军中战功卓著,声望颇隆。宣公十二年,二十一岁的嬴敖静静地等待大位传给自己的一刻。可是,宣公在病榻上握着兄弟成公的手,要他勤勉于内,使秦国日益强盛。那一刻,嬴敖痴痴地跪在病榻前,久久没有缓过神来。那一刻,他竟忘了这是在父亲的葬礼上。

成公在位四年,嬴敖仍然战功彪炳。但他逐渐感受到来自其三叔嬴任好的压力。后者不再出于军营,而是进入成公的帷幕,参与国之政务。朝中大臣也渐渐以嬴任好为核心,俨然他就是下一任秦侯。果不其然,成公仅在位四年便撒手人寰,当嬴敖的几位堂兄弟暗中为秦侯之位较劲时,成公却将秦侯之位交到三叔嬴任好的手中。

一晃又是五年,嬴敖对秦穆公的怨气越积越深。但大位不得撼动,他唯有将怨气撒在秦侯的子嗣身上。

嬴槊急了,抢上一步。“君父,儿臣愿领兵五百!”

“君上!”

“君父!”

“二子皆秦国栋梁,不消为这等小事伤了和气。嬴槊初次上阵,正好是个历练,可为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河开桥。嬴敖为二路先锋,接应嬴槊。二子务必听从大司马调拨,不可造次。”

二人不敢再争,随公孙枝退了下去。

公孙枝在雍城点齐二百乘战车、一万军卒及粮草辎重。嬴槊、嬴敖各带五百军卒,五十乘战车先期向战场进发。沿途,二将又从附近州府各调七百军卒听用。

单说嬴槊虽然每日研读兵书战策,可带兵上阵却是头一遭。因此一路之上,他比任何人都要兴奋。每日,他都早早起身,催促军卒迅速赶路。到了晚上,他又亲自带队检查各营盘的安全。遇到高山、河流,他也亲自督阵监造路桥。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单身狗虚幻世界大穿越契约交易:腹黑霸王硬上攻帝国盛宠:吻安,总统夫人!幽魂之地重生一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