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九十四章(1/2)

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区域性扶贫,没有识别到户。从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主要扶贫对象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2001年开始转向15万个贫困村,2011年又确定了14个连片贫困特区。由此可见,我国扶贫长期以来都是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的。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区域性扶贫不再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其固有缺陷,实施精准扶贫势在必行。精准扶贫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也作也是我国减贫的新工作机制和工作目标。

然而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想要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

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中提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鼓励其参与社会扶贫资源动员、配置和使用等环节,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机制”。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

所谓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主要包括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个坚持。

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五个坚持是指:

1)、坚持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

2)、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精确扶贫的路子。

3)、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

4)、坚持“三位一体”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走“造血”扶贫的路子。

5)、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扶贫的路子。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因

1.环境改变,因时制宜

过去贫困人口多,以乡、镇、村为单位有利于集中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从而使尽可能多的贫困人口受惠。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现在,以地区为单位难以解决个别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性更强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网游之黑暗道士晏家嫡女末世奶妈向前冲前夫太坏游龙戏唐宅男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