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二十四章:甲义不和(1/2)

以书放的聪慧,乃是一眼看人,每个小动作、小细节都不会放过的,一般都是一看一个准,什么性格什么习惯一看就知,哪里看不出义勇的事。

从他闪躲的眼神上就足以怀疑了。

义勇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眼神有些落寞。书放看得出来,于是好心的道:“义勇兄弟,有什么苦楚可否一说,好歹比你痴长一岁,不介意唤我一声长辈,也可为你解解惑。”

义勇抬头看了一眼书放,觉得书放可信,沉默了片刻,沉重的点了点头。

“放哥,其实我那妹妹是不知道他还有亲人的,他……”义勇的神色有些寂寞。

书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必说了,我问你吧。”

义勇有些疑惑,但知道他比自己聪明,就点了点头。

书放其实已经大概猜到了怎么回事。

义勇是一个大户家庭,义家,诗菱给他解释过,是与甲富贵他们家差不多的富贵人家,但是据说只有义勇一个儿子,却曾经人说义勇还有一个兄妹。

这就是奇怪了,但也没人去太过关注,毕竟是别人家事,而且也很少听到这类消息,也就当作是谣言了。

义勇这里既然说那个女孩是他的亲妹妹,那为什么不认呢?

书放猜测,是有苦衷的。

那么做为一个富贵人家子弟,被三个小混混欺负,也就解释的通了。

而且,义家是很低调的富人家,在近十年来,不露山水,过着隐居般的生活。所以,世人对义家也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为一个问题也被解决了。

义家,也就是义勇的父亲,曾经就说过:“我不问政商是因为心累。”

意思是说,他半辈子赚的钱已经够好几代活了,不必要和他人争。再加上义勇的父亲义正本来就为人低调,和蔼近人,他说这一番话也极为合理。

相反的,甲家却因此排到了第一位,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书放问道:“你家可是受到威胁?”

见已拥有一刹那的失色,书放心中了然。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过一句话,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意思是说,家中如果有一个固定的职业,就算饥饿也不至于饿死。

义家主动放弃商政,而选择回家吃老本,最有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几代之后的人再也没有现在这么富贵啊。

简单地说就是失去了职业,这是要把自家向着深渊带去啊。

要是说其中没有说呢么猫腻,谁会信呢?

书放还知道一句话,曰“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出自《韩非子·饰邪》的一句话。

它说,明白的确定法制,抛开一切私下恩惠。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犯。

而书放可以猜得到,一定是有人要挟了他的妹妹,那个人就是甲家!

为什么?就因为私恩。

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抛弃私人恩怨、关系,而真正明确的做事。所以,以义父的性格,一定是会妥协的,即使这样做,会是他的家业堕入深渊。

义勇脸色有些苍白,指甲几乎渗入手心,泛出丝红,道:“那天晚上,他们派了杀手来。”

杀手!?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夏宝传3侯门逃婚:缉拿小医女被我吃掉的鱼来找我复仇了(重生)玄门崛起人鱼之白泽这个学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