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百一十六章(1/2)

所谓“君命不可违”,即便两个老头子真的极度不想做这事儿,这分明应该是花匠的工作嘛!大总管当成打杂的了?两个老头子哭笑不得的认命去干活儿去了,毕竟那是刘彻下的令,即便真的是很无理取闹!

于是未央宫里的来来往往的宫人们就看着两位在梅园里头忙忙碌碌的不知道在干嘛,还忍不住感动,虽然两位在宫里都是属于德高望重那种的,但是真的是很平易近人啊!

压根没人想到两个老头子是被刘彻拿来撒气用的,真是太可怜了。

比起可怜的两个老头子跟鸡飞狗跳的未央宫。花开两朵,那就在表一支!

韩大人扒拉着面前的饭菜,一边扯开竹简上的丝带,心想着里面总不会是什么无聊至极的东西吧?那么刘彻这个皇帝做的也真的够无聊的了。

哗啦啦展开了竹简,韩嫣嘴里叼着半拉鸡翅极度没形象的一手拿着竹简,一手啃着鸡翅。小单子很想开口提醒一下他家公子所谓的“仪礼”啊!

只不过看着自家公子那副“反正关起门来也没人看见”的样子,小单子还是默默地把话咽回去了。尤其是看着自家公子渐渐凝重起来的脸色,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跟世面的小单子就更不敢随便开口了。

而韩嫣的表情为何变得凝重?刘彻的竹简并不是什么无聊的产物,而是一份特别详细的从闽越哪儿打探来的消息还有刘彻把上林苑那点儿羽林军交给他的原因。

原本以为只是去挂个名儿当个军训教官而已,韩嫣吐出了嘴里的骨头,默默摇摇头,果然刘彻从来不会安排轻松的差事给自己玩。一边感叹着,一边又凶狠的撕下一个鸡腿啃着。

吃不着野鸡就先用酒楼的小烧鸡凑个数吧!

韩大人还在纠结还没到嘴就飞了的烤野鸡。

“小单子过来。”韩嫣冲站在一旁的小单子招了招手,小单子扁着嘴似乎有些老大不愿意的凑过来问:“公子还有何吩咐啊?”

“把这个拿去烧了。”韩嫣扬了扬下巴指了指那卷竹简。小单子狐疑的打开看了看,然后抬头问韩嫣:“公子,这个真的要烧了吗?”

“叫你去就去,哪儿来那么多废话。”韩嫣用手里啃了一半的鸡腿指了指小单子,小单子从小就被教导主人家的话不可违背,于是也没多问,准备到后院找个炭盆给烧掉。

“对了。”韩嫣拿出手帕擦了擦手,拿起小酒杯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儿。

小单子转过头问:“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你刚才竹简拿反了。”

“……”

小单子走到后院去把那卷竹简扔进了后院燃烧着的炭盆里去了,一边用一根柴火捅了捅绕烧着的炭盆,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自家黑肚皮的公子。欺负自己不识字什么的……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如果他识字,那么韩嫣也不可能把这东西给他让他去处理。

眼瞅着年关将至,匈奴使臣即将到来,整个长安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又多了一个。刘陵走在大街上听着那些路人一个个谈论的热火朝天的样子,眼睛微微一转,似乎听的更留心一些。

“你知道吗,这匈奴人啊一个个长得青面獠牙,还长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呢!”

“啧啧啧,我听我爷爷说啊,匈奴人一个个长得跟怪物一样,大鼻子大胡子的——唉,你别不信啊,我爷爷那是跟太祖皇帝打过匈奴的!”

“唉嘿嘿,听说匈奴的女人都特别开放,穿衣服都露腰露膀子呢,你们说这次匈奴使臣中会有匈奴的女人吗?”

“有也不可能是你的啊,啊哈哈哈哈。”

“去!都说匈奴的女人跟母老虎似的能带兵打仗,给老子老子也不要啊!”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不知不觉间,再提起匈奴已经不是当年百姓们人人自危的样子了。虽然言语间还是有些忌惮,但是大家都能给当成谈资谈论,也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刘陵走了一路都没探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只不过有的没的的八卦倒是一路听到了不少。

“翁主。”身后的丫鬟走了过来。

刘陵站在原地想了想后,似乎是有了什么打算问:“最近父王那儿有什么动向吗?”

“嗯……”小丫头想了想道:“回翁主的话,王爷哪儿没什么大事儿,主要还是在忙碌跟王氏一族的联姻。”

“联姻?”刘陵不屑的笑了笑,然后问道:“那么我那个傻大哥怎么想的?”

“嗯……”小丫头面露为难的道:“公子好像并无什么特别的表示,不算高兴也不算不高兴。”

“哦?莫非是那个王家的姑娘不好看?”深知自己大哥什么德行的刘陵表示唾之以鼻。

“回翁主的话,那小姐虽说是王氏外戚,但是母家的分量并不高。”小丫头将手里的披风给刘陵披上。刘陵轻笑一下系好了带子道:“你打听的还真清楚。”

小丫头恭敬的低着头道:“奴婢是翁主救回来的,自然要为翁主尽心尽力,以报答翁主的救命之恩。”

刘陵淡淡的笑了笑,道:“走吧回去,到时候还有好多好戏要看,你我都是戏中人。”

“诺。”小丫鬟跟在刘陵后头,手里大包小脚的拎了一些刚刚一路买的东西。

当然了,这种对于匈奴人的看法之类的在当下社会算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而且这个年代消息闭塞,没什么新闻联播或者微博热搜这种实时新闻可以看,大家都是口耳相传于是对于这些距离一手资料十万八千里远的普通百姓们来说,就算再怎么关心匈奴问题也只能围绕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消息谈论着——而且还要小心人云亦云后的谣言之类的完全偏离正轨的东西。

所以这种消息还得问什么人呢?在朝堂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只不过这种人也分为好几种,一种是基层,上头也不屑于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只管老老实实干活儿就行;一种是混的不上不下的,一手资料拿不着,最多去打听个小道消息的那种,而小道消息的准确率也向来低的惊人,无他。一个话题经过很多人的嘴自然也要经过很多人的脑子,那样总会经过些艺术夸张;还有一种人,那便是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料的人,哪种人大多是朝堂的重臣或者是皇帝信任的大臣,当然也有另一种分支,那就是——混吃等死的外戚!

汉朝朝堂目前为止能说的上话的自然是窦氏,陈氏和刚刚才掺和进朝堂不久的王氏。窦氏一族盘踞朝堂多年,虽然那么大个家族不可能一个纨绔子弟都没有,陈氏一族嘛……从堂邑候起就是个人微言轻的,而且很少去掺和那些有的没的,毕竟馆陶长太主可不好惹啊。所以一般打探这种事情大家都喜欢去找新晋的外戚——王氏一族。

王氏一族外戚不少,拿得上台面的就少的多了。大多数都是靠着外戚的那点身份捞个虚衔过着富足的日子,也就仅此而已了。而唯一那个看起来很受刘彻信任的田蚡是个八面玲珑的,从他嘴里自然套不出什么有用的来。于是那就还有一个人——王太后的亲哥哥,盖候王信咯。

刘陵带着人回到府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刘迁在招待王信,王信看到了刘陵之后,一双眼睛就离不开了。本想悄悄退出去的刘陵掩去了眼里的意思厌恶,走过来行礼道:“刘陵见过盖候,见过大哥。”

“陵儿回来了?坐坐坐,陪哥哥和盖候喝几杯。”刘迁自然没有看漏王信眼里那点小心思,也就顺势让刘陵也一起坐着,自古就有美人计一说。再加上刘陵不但是个美人也是个聪明的美人,对付王信来说根本不算难事儿。

刘陵忍下心中的不快,想她一个堂堂的大汉翁主居然要跟个酒姬一般去陪酒?真不愧是她的好哥哥。

……

长秋殿里珠围翠绕,王娡摸着手感上乘的丝绸,点了点头道:“找一匹玄色,给那个丫头送去,给她做喜服。我王家的姑娘出嫁也要风风光光。”

“诺。”宫女领命退下。田蚡一个大老粗男人一个,他可分不清丝绸哪个好哪个差,对于他来说,实惠的自然是真金白银了。灌了一肚子的茶水后见王娡终于忙叨完了肯搭理自己了后,田蚡揉了揉胃,问:“娘娘是给哪个丫头挑绸缎啊?我王家要出嫁的丫头可不少呢,娘娘当心她们背后说您偏心啊。”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重生之独宠影后将女贵夫网游之枪舞天下宫闺记事重生之炼金术师官宦妖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