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69.第六十九章(2/2)

“师父,你看那边是不是有座石碑?”悟风看向不远处。

我们一同走到石碑前,看到那石碑上刻着的字——

通天河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

通天河这个名字又是非常耳熟,我只皱眉想了一会儿,就想起来了。

这里有个老鼋。

当初就是他,帮助唐僧师徒过河,知道唐僧是去西天取经后,还请他帮忙像佛祖求问寿命几何。然后唐僧忘了,就把师徒几人掀进了水里。

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

因为这是第八十一难,在取回经文之后,西天如来掐指一算,九九八十一难居然没完,又临时加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不觉得如果我答应了这件事,见到如来之后会忘。但问题在于,我十分不确定等我见了如来之后是否还有回程的机会,因为如果不出岔子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的话,我到了灵山取回那一点真灵之后,就可以拍拍屁股回现代了,我总不能让一只老鼋一直等我这个不可能给他答案的人。

这也太坑爹了。

所以,最好就是,我一开始就拒绝他这个请托。

我觉得这不太难,知道自己的寿命有什么好处啊,寿命知道了,不就是连死期一起知道了吗?总惦记着点事,多不利于修为啊。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不用欠那老鼋的人情,自己把河过了。

我想起黑水河的水神了,那一手分水术帅气的没有朋友,我是学不会了,但是……猪八戒手里可是还有一个能装江海的玉净瓶呢,实在没办法了,先把这通天河舀干了,等我们过了河再把水倒回去也不是没有操作性。

就是之前猪八戒说这河十分深,不知道能深到什么地步。

我正想着过河的办法呢,猪八戒却耐不住了,“师父,老猪闻到饭香了,不远处就有人家,我们该去化缘了。”

我:“……”

好吧,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我也饿了。

猪八戒在前头引路,我骑着马在后面,没走多一会儿,就看到一处村落,从上往下望去,大约四五百户人家,此时天色已经有了些昏暗,村中却还很热闹。

我们在村首的一家停住,敲了门,那家人十分好客,引了我们进去。

这户人家姓李,人丁兴旺,老中青三辈俱在,还有垂髫孩童好奇的看着我们。

出来说话的是这家中的老者,通了姓名身份之后,他看向我,有些意外惊喜,“长老就是与国王陛下亲如兄弟的大唐圣僧?”

车迟国真是大啊,我这走了快一年了,居然还没走出车迟国。而我可以发誓,离开了王城之后,这一路我还真没怎么拖沓。

但怎么说呢,我因为和国王交好这层关系,受到的招待更加热情妥帖了。

有垂髫小儿听不懂,奶声奶气的问曾祖大唐在哪里。那老者也慈祥的答了,“东土大唐离这里远着呢,足足有五万四千里……”

那老者后来还说了一些话,无非是一些风土人情,但我已经无意听了,脑中只不断盘旋着五万四千里这五个字。

从我从长安离开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十余个春秋。但兴许是因为之前镇元子款待了我一个人参果,我现在看起来依旧和二十刚出头的时候差不多,之前车迟国的那个老国王是怎么说我来着?

白白嫩嫩。

拍着良心说,这幅相貌,说在外行走十余年,日晒风吹什么的,真的很没说服力。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我在外面走了多少年,而是这里距离大唐五万四千里,这已经是十万八千里的一半了!

取经路我已经走了一半了!

可我怎么觉得自己只是刚开了一个头,我遇到的妖怪,用两只手数绰绰有余。遭遇的劫难一只手就能数清,可是,这怎么……

这怎么就走完一半路程了呢?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情蛊缠身:苗王,求放过花都狂少重生之再为将军妻雍正熹妃传九十续之他们的故事穿越变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