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110110(2/2)

他在那个黄昏艰难得睁开眼,昏暗的眼睛呆呆望着阳光透过窗纱在屋子中映照出淡淡的光圈,细微的尘埃在光线中折射出一种通透的晕光,剧痛。

他听到有小孩子拍着手从院门外蹦蹦跳跳着跑过的声音。

他想到他等待了那么多年还未来的人。

摸到枕边搁着的灰黄竹杖,他艰难得直起身,颤颤巍巍站起来,剧痛从魂魄深处漫到每一寸皮肉每一丝骨髓,感觉骨骼都在吱嘎吱嘎痛苦得呻.吟,每走一步都似乎血肉会脱离骨骼摊落下来。无论承受过多少次也一点都不会退却的苦楚。

你在哪儿呢?你还未到来么?

我看了那么多年这小城,逢过那么多年的花灯节,酿了那么多年的桃花酒,我知道每一户人家中新生的孩子,分辨过路经的每一位旅人的面容。

——都不是你。

你怎还不来呢?我都等到要最末一世了,怎还不见你呢?

你还会来么?

他艰难得坐到他坐了三十多年的石凳上,已经看不清东西的双眼直直盯着门口的方向,手中枯败的竹杖已剩下最后一口生机,他静静等待连这点生机都散去。

九月,秋风起。琴川城大半个城家门口都挂了条白幡。

东城望归桥桥头木居里的东方老先生离世。

有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在这桥头徘徊的中年人,拄着根半黄的竹杖,看着像读书人,文人骚客的那种,光长相就是极有风骨,上了年岁还好看得紧。他在桥头买了房子,入了住,一住就是三十多年。

多少人年少时没摘过他门前的榆钱,没听过他讲的学,没叫他治过病,没跟过他学做灯,没偷过他埋在桃花树下的酒,他看着那么多人长大,老去,纵然孤独终老,连后事都是邻里帮忙操办,但曾受过他恩惠的人们都不约而同拿白布制了幡条挂在门口以示悼念。

月后,白幡6续拿下,取而代之的是为桥那边另一头欧阳家病重的少爷祈福的红幡。

多好的孩子啊,安静,乖巧,笑起来别提有多好看。不知怎地染了风寒,重病不起,群医束手无策,正巧东城里医术最高明的东方老先生离世,一病差点就再没醒转过来。

欧阳家原也不是琴川当地的,祖辈搬至此大约也有三代,诗书传家,也没有大户人家的通病,待邻里极为和气,偶有帮衬也很贴心,他们家好不容易有个小孙子,都是邻里看着长大的,这会儿也像是自家小孩遭了大难一样,很是揪心。

幸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小少爷总算是熬了过去,渐渐入得冬时,身体竟慢慢好转。

红幡没取下来,还兴高采烈挂了灯笼上去。欧阳家的人挨家挨户道谢,琴川城里人们都喜气洋洋得像是自家有了喜事般。

大雪纷飞。

欧阳少恭隔着屏风望不见窗外的景色,但他能听见雪落在瓦片落在草木上的声音,小小的一簇一簇,也像是落在心底。屋里燃着炭火盆,丫头婆子像盯着贼一样目光炯炯得盯着他,嫌热从袖间伸个手出来都要大惊失色得叫他放回去。

他神色恹恹得靠在床边,气血确实是虚,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场渡魂,会惊险如此。

但他明显感觉得到血脉中流淌的生命力——渡魂成功后,魂魄中潜藏的那些生机才肯慢慢发散出来。上一世找到的那么多赐予,好歹是有一些作用到这一副躯壳,宿体有灵根,资质也极为上层,纵然侵占身躯时出乎意料得艰险,他这也算是占了便宜。

雪落尽的时候,春天就会到来。

他正在慢慢走向终结,可阿湮啊,你在哪里?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红楼之逆子贾琏婚情蜜意,傅少的心尖宠重生纣王玩转封神混沌决女佣兵穿越:绝色锦衣卫前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