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华南广的前世今生(2/2)

直到两千年,华南广已经六十岁了,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他依旧不死心,而此时国家也认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

那一年,另外一名专家李德成立了一家名为中芯微的公司,找到了华南广,两人早在加拿大求学时就认识,虽没有过多交集,但这中芯微前身的技术团队曾承接摩托罗拉的外包业务,也做过日立的芯片业务。

从这支带着技术基因的团队身上华南广似乎一下子看到了“中国芯”的希望。

他不要一分钱,也不要一点股份,搭上自己的全部,为李德找人、找钱、找资源,还拉来了科技部的项目。

二零零一年,自主设计的第一枚嵌入式芯片“方舟一号”诞生,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芯片。

接着,又研发了”方舟二号“,国家也开始投入资金支持,并全力配合方舟芯片的推广。

首都政府直接订购了几万台,其他众多部门还有其他的行业也被召集起来,大家要一起支持国产芯片。

与此同时,华南广还用自己的人脉,拉来了很多企业客户,但李德却拒绝为他们供货,他从一开始,就只打算把这些货卖给政府客户。

但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国内的电脑早就被Wintel联盟垄断,不支持方舟搞的这一套技术,各种软件也不兼容,在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大巨头强大的技术垄断下,市场上的人不会买单。

因为不兼容,政府部门也纷纷抱怨,买来的机器甚至成了被封存起来的废铁,与此同时,李德也放弃了”方舟三号“的研发。

华南广赌上了自己的信誉拉来了客户,却不能为他们供货;方舟三号也无法继续研发,不得已他只得离开了方舟,再次暗淡出局。

再看看幻想集团,在零四年年,他们收购IBM的PC业务,国人震惊了:从来只有外资吞并中资,竟然有中资收购外资?

一时间,幻想集团被视为国家品牌的骄傲,杨志传被视为中国企业家的骄傲。

零五年国家门户网放出了这样一篇报道—《幻想三代CEO的奋进》。

在文章中,幻想的崛起,被视为国家企业的典型样本、国家经济的反映。

但讽刺的是,收购IBM仅仅一年,幻想集团就宣布将全球总部从首都迁往纽约…………。

这就是幻想集团和华南广的前世今生,从结果来看,幻想集团是成功的,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当然,这个电脑公司是组装公司,所有的芯片和系统完全是外国货,跟国家制造没有多大关系。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女配养娃记抗战之火线精英凶猛道侣也重生了我的波塞冬抗战之铁血兵王斗罗魂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