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160章 转型(1/2)

“赵董,你是第二大股东,你表个态,老哥的设想好吧?”老红信心满满,以为他还沉浸在未来的蓝图中。

赵天诚思考良久,觉得老红确实对市场比较外行,他也许能顺应市场,并在市场的潮流中急流勇进,但他却不会驾驭市场,不懂得在市场中独辟蹊径,也不善于发现独特的商机。

“老红,你在报告中,预测3年后公司的营业额能达到50亿元?目前,公司的利润率为35%,3年后以50亿元测算,营业利率不到20亿元。但是营业成本就占到了一半左右,净利润也不过五六亿元样子,你不觉得这规模还太小吗?”赵天诚的账,早就在心中算成熟了。

老红深感吃惊,他做企业那么多年,累死累活才做到千万元规模,最后还想以800万元脱手了事,50亿元对他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怎么赵天诚还不满足?不过他领教过赵天诚的厉害,知道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有些散漫不羁,说出的话却都是深思熟虑,而且市场应用性极强,好象这小子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天诚兄弟有话直说,老哥虽然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嗅觉却不及你万分之一。”

赵天诚把报告放到桌上,“那好,小兄弟我也就不客气了。我看了报告后,觉得老红做强做大的思路是正确的,这家公司不见风就长,除非老天打瞌睡不理你。但是,老红在做强做大的路径设计上有些问题,老红恕小兄弟直言啊,你的报告不是在做强做大,而是在做弱做小。”

现场所有的股东,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依他们看,这份报告挺好的呀,3年后50亿,哪儿出错了?

郑区长一直埋头在报告中,因为是董事会讨论材料,未经过董事广泛表达意见后,还不是正式决定,所以郑区长也是刚刚看到报告内容。听到赵天诚这话,他也才看完最后一页,突然抬起了眼睛,直视着他,等着他说下去。

赵天诚神情坚定地说,“老红,我反对这个报告。今后3年,我们不应该继续扩大产能,恰恰相反,应该减少产能。”

老红和董事们吃惊了,这么好的报告怎么会有人反对?

郑区长呵呵笑了笑,仰头靠在了椅背上。他是经济官员,懂得市场,扶持过不知多少家企业。此时,他十分庆幸电子公司,终于拥有了一名真正懂市场的董事。

他心里暗中决定,晚上请赵天诚吃饭,并带他去见一个人。不过现在,需要先听听赵天诚的发言。

瞪着两只美丽大眼睛的慕容馥,痴痴地望着侃侃而谈的赵天诚,陷入了不一样的感觉中。她到公司不久,听到过很多有关赵天诚的神奇传说,今天则是第一次听他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她实在不明白,一个大学才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怎么会拥有如此深厚的专业积累。

“我刚才已经说过,老红做强做大的思路是正确的,不正确的选择的路径。我们知道,中国的山寨水平是世界一流的,目前触摸屏投入市场已经好几个月,我估计,过不了多久,山寨触摸屏就将在市场中出现。”

这番话,引来了轻声哄笑,事实确实是这样。

“而国外的手机制造商,在获得触摸屏手机后,也必定加快研发力量。像爱立信、猫偷罗拉、诺基亚等巨头,都在2000年时试制过触摸屏,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搁浅。虽然老红的电子公司已经获得了专利权,核心技术也不是想破解就能破解得了的,但我相信,这项技术用不了一两年,其他厂商也能生产。虽然我跟苹果公司签订是限制性协议,但苹果不进来,不代表其他公司不以类似技术进来。”

缓了口气,所有的人都在等他的答案。

“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做配套商,我们应该作品牌商!”赵天诚挥着拳头说。

此言一出,所有人明白了赵天诚的设想。

做品牌商,老红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的思路,被卡在销售渠道中。目前国内像猫偷罗拉等著名的品牌商,早已建立了强大而密集的销售网络,老红要从市场中分一杯羹,不知需要花多大的投入。

所以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就是振兴。核心技术有了,配件都能生产,解决渠道问题,整机品牌就可以冲击市场。

老红提出了疑问:“天诚,品牌商问题我不是没考虑过,但是你想,光是在全国各城市建立门店,这投入有多巨大?恐怕单是销售渠道,就得花好几十亿。”

赵天诚微笑着喝了几口水,摇摇头:“老红,你的思路卡在渠道上了,把思路解放出来,就能建起一个新中国!”

郑区长一直没开口,此时插了句话:“天诚,你肯定有成熟的思路了,谈谈你的设想。”

“好,成熟还谈不上,我也只是开会前匆匆看了报告后,萌生的一个想法,具体细节到时还要商谈。”赵天诚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他的打算:“我们销售的主渠道,可以定位于网络销售。”

举座默然。

2005年时,网络虽然已经普及开来,但是对于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很多人都还没有过深的认识。老红年近花甲,电脑对他还是新型武器,连上网也不太会;其他几位股东,也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做的都是传统生意,网络经济这四个字,更多的是被他们嗤之以鼻。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剑仙三千万盛世娇医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快穿)战神虐渣手册修士记重生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