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千二百章 黄汉升镇守南郑(下)(2/2)

“诸葛村夫,老夫知你口舌犀利,任你说得天花乱坠,老夫绝不轻信!!你速速退去,否则莫怪老夫手下无情!!”

黄忠猝然气势迸发,虎目赫赫生威,杀气汹涌,气势骇人。诸葛亮毫无惧sè,长叹而道。

“昔rì亮尚在荆州,明知公子结交损友,放纵酒sè,却因事务缠身,未多加劝服,已至酿成大错。亮实在愧对刘荆州在天之灵,但实与蜀王早有誓约,助其匡扶汉室。时下天下未统,乱贼猖獗,誓约未成。大丈夫言而有信,亮不敢轻生。但愿我蜀国幸得上天眷顾,剿灭群贼,光复汉室。即时,亮愿亲手交予项上首级,以慰刘荆州在天之灵!”

诸葛亮凝声而道,铮铮有力。黄忠心神凌乱,这时在阵内的数员唐将听得对话内容,又见黄忠似乎被诸葛亮所蛊惑,连忙暗中潜回城内,报之徐庶、张辽。两人一听,顿时面sè大变,张辽急呼道。

“诸葛孔明口齿伶俐,巧言妙语,说黑是白。倘若黄老将军被其迷惑,临阵倒戈,南郑势必危矣!徐公当速速下令,鸣金收兵,召回黄老将军!!”

张辽如有燃眉之急。徐庶却是沉着面sè,沉sè不言。张辽连番又说。不知过了多久,徐庶脸sè一定,忽然说道。

“不可!倘若此时我等召回黄老将军,正中诸葛孔明jiān计也!”

张辽眉头一皱,连忙问道。

“徐公此话怎讲!?”

“哼。诸葛孔明乱道事非,故使我等自乱阵脚,若是我等此时召回黄老将军,不正显得心中有鬼?黄老将军见之,纵然口上不说,心中亦会疑心大增。此实乃诸葛孔明攻心之术。我等万万不可中计!!”

徐庶亦是了得,既然察觉了诸葛亮的攻心计。张辽虽听有理,但却是急得好似浑身着火。徐庶见之,沉声而道。

“所谓清者自清。张将军不必多虑,坦然为之,反能显得我等清白。黄老将军并非愚昧之辈,诸葛孔明素来多智,自然心有提防。我等只需秉承本心,任由诸葛孔明口舌何等犀利,亦是无济于事!!”

徐庶之言,如同当头一棒。张辽一听,猛地一愣,顿时明悟。

却说诸葛亮暗中发觉已有唐将潜入城内,心中冷笑,暗想计策已成,与黄忠谓道。

“蜀王仁义充塞四海,又是汉室帝胄,深受天下百姓敬重,如此明君,焉会是那残害手足至亲的狡诈yīn险小人?公子刘琦昔年与蜀王情同父子,此事荆襄之民,无所不知。倘若蜀王果有歹心,瞒一人、十人、百人或是可以。但岂能瞒得了荆襄数十万百姓耶?”

诸葛亮口舌如同利剑,不断攻打黄忠的心房。黄忠冷酷着面sè,不发一言一语,与诸葛亮这等多智之士,对付他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沉默以对。不过黄忠一双虎目却是死死地盯着诸葛亮,只要他脸上稍微露出心虚的表情。黄忠立刻便会发作,拆穿他的虚伪面具。

可诸葛亮何等人物?这一言一词,说得字字铮铮,句句坦然,仿佛就像是在阐述铁铮铮地事实那般。两人相谈有一个时辰,诸葛亮已是说得口干舌燥,但却不见城内号角响起,召回黄忠。诸葛亮说了一个时辰,该说的也都说了,如若胡乱再说,只会露出破绽。诸葛亮自然不会犯这般低等错误。

“话以至此。还望黄老将军明察,你一生忠义,倘若误信谗言,屡屡助贼造祸,只恐晚节难保,他rì受后人指骂!亮就此告退。”

诸葛亮拱手一拜,说罢,向马岱、潘平投去眼sè。两人遂将诸葛亮推回阵内。不一时,蜀军内响起鸣金收兵的号角声。两军各自归去。黄忠沉着面sè回到城上敌楼,坐于高堂,眉头深锁,不发一言一语,双眼却在徐庶、张辽两人来回转动,好似在等待两人问话似的。徐庶长叹一声,与黄忠如实而道。

“适才我等已听闻将士来报,说这诸葛孔明乱道事非,蛊惑将军。我等深信将军能看透其歹心,故而并无召回。唐、蜀两国交战,此下正是紧要时刻。唐王力排众议,召黄老将军前往此处抵御蜀贼。其心若何,天知地知,还望黄老将军莫要辜负唐王之厚望。”

徐庶此言一出,仿佛更胜过千言万语。黄忠脸sè连变,想当初他听闻文翰召其前往把守东川。他可谓是又惊又喜。他毕竟曾为刘备麾下将臣,后转投文翰麾下,寸功未立,却受文翰极为赏识,封为神龙将之一。黄忠虽以老迈,但雄心未老,能与关羽、赵云等绝世悍将齐名,自然是无比感激。后来文翰召他把守河东,以防曹魏。黄忠受命后,凡事谨慎,事事小心,本yù借此立功以报恩德。不过曹魏却一直毫无动静。而就在唐、蜀两国交战正为激烈、紧要之时,文翰忽然来召,不顾前嫌,教他把守东川,抵御蜀兵。这般气量,纵然是如古帝舜、汉高祖刘邦等帝王,亦难得见有!黄忠临出军时,便暗发誓言,纵然粉身碎骨,不惜xìng命,亦要守住东川,击退蜀贼,保家卫国,已报恩德!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权色冲天渡劫老祖现代生活指南女帝的神级星卡师傲世神尊未来之亲传弟子倾世邪凰:癫狂太子宠妖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