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582章 好人,不是好官(1/2)

刘澈一个问题,就让杨鹤想了一路。

什么叫有多大的决心为民。

杨鹤、杨嗣昌父子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上,都算是忠良,但也因为他们的忠良,因为他的无能,变向的加剧了明帝国的灭亡。

杨鹤没办法回答刘澈的问题,他能下多大的决心呢?

进了总督府,杨鹤连一杯真正的顶尖好茶都拿不出来,泡的茶在江南只能算是二流茶叶了。

一间屋,一张桌,喝的是刘澈带来的茶叶,吃的是刘澈带过来的茶点,用的是刘澈带过来的茶具。不能不说,杨鹤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也是一个好人,至少他不贪,心中还有百姓。

“杨公,您是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官!”

“大司马,只有你我二人,就算你指着大骂,也不会有人知道,我儿的信我看过了,辽东在几年前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眼下是什么日子。我已经安排了,我的家眷往辽东送,就算背负万古骂名,我也认了。”杨鹤的态度确实让刘澈感动。

这是一个好人,但还是那句话,不是一个好官。

刘澈泡上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讲个故事,杨公不介意吧。”

“请!”

“话说,有九个人作工,每天晚上工坊不给他们饭,给他们二斤米,让他们自己煮粥,九人商定,轮流煮粥。而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煮粥的日子里晚餐才能吃饱饭。”

“人,皆有私心!”杨鹤接了一下,这样的事情不意外,只是这故事肯定有后话。

刘澈笑了笑,把一个蜜饯放在嘴里后继续讲道:“后来,有人提出一个规矩,那就是煮粥的人拿最后一碗。”

“高明,高明呀。他如果分的不公,那么最少的一碗就会是他的,就算分粥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相别,但相差绝对是极小的。”杨鹤连声称赞。

刘澈说道:“杨公,我想说的就是,制度决定生存。定下一个好规矩,至少有相对的公正,世上本无绝对公正。但相对的公正确实是万民可以接受的,些许的不公影响不到大局。”

刘澈这个故事可不是凭空讲的。

真实的历史上,澳洲最初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前前后后数十万犯人流放到了这里。

可为什么没有乱呢,一切都因为有一个聪明的总督,定下了很好的规矩,才慢慢的讲这里成为了一个国家。

所以刘澈相信,良好的制度才是根本。

“大明的制度?”杨鹤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杨公,大明幅员万里,可以说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地方有灾,无论是水灾,虫灾,旱灾还是地震等天灾。整个大明,不可能在那一年,全国都太平。”

“是!”杨鹤重重的点了点头。

“那么,救灾应该是一个帝国必备的基本职能,就是说,让百姓有一个活路,是大明的责任。您也是进士,盛唐之时可有天灾一死数万人,十数万人的记载吗?”刘澈问道。

杨鹤摇了摇头。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萌妻十八岁终极神医诸天布道系统转生为史莱姆离婚歌一首,送给我的某某某农女要翻天:夫君,求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