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377章 码头上要用跑的(1/2)

刘澈也是没办法,他已经没有人力了。

辽东那边号称二百万人口,听起来很多呀。

可仅是麻变成线这一个工作,一万个熟练工扔进去,也就是砸出一个水花响。眼下,光是跟糖有关的工人,琉球就有几万人,负责甘蔗田的,负责运输,负责榨糖的。

这毕竟是一个纯人力劳动的时代,还不是大机器时代呢。

仅是琉球,光是给各处工坊作饭的这一项,就消耗着三千以上的人力,而且这个人数还在随着工坊的扩建而不断的增加着。

沈从文预测过,砸了江南的糖市,可以弄走二万户左右的甘蔗户。再加上大约一千户左右的榨糖工户。

这此人在没有新机械使用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应付明年琉球的糖业人工需求。

只是勉强,在不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情况下。

试问,刘澈怎么可能不去扩大种植面积呢。

两天时间里,无论是刘澈这一边人,还是商帮这边,都在为这件事情疯狂的讨论着。

胡天任是粗人,他只说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兴奋了。

胡天任说:“如果商帮按咱们的规矩给工匠们办事,那么将来江南不动刀兵,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两日来,各商帮的人已经陆续过来结帐,有王家那些老掌柜在,算账结账是很顺利的事情,无一例外的如数拿到了银子。而且是清一的银条,每根一两重,上面打着炎黄字样。

“百万两银子,不差分毫。”

谢大掌柜接过话头:“仅说那三十万石的黄糖,至少需要数万人力,辽东还是在打仗呢。如果他们人力充足的话,又当如何?”

“估计,麻布的生意和我们没关系了。”有人接口说道。

“各位的意见呢?”

“高三爷那边传出一些消息,说是他家商号已经改了规矩。”有人拿出一本小册子,这是刘澈的工匠条例。

众人传阅之后,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如谢家,他们家对于长年跟着商号作事的人也是极好的,有养老,养残,养孤等规矩。而且也有月休,年赏等。只不过刘澈这个定的规矩更加系统化,对于有良心的商人来说,这个不难接受。

“这位大司马,怕是要……”谢家大掌柜没敢说下去,只是看看天。

没错,这是要争天下的意思了。

对百姓极好,而且实施确实是善举。

“老朽拼上这条命,准备去辽东一行,各位等老朽的消息。”

“我等一同前往。”被选的另外十一位德高望众的老掌柜也表示愿意一同前去,他要亲眼看一看,如果真的如传闻中那样世外桃源,那么他们也愿意追随。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萌妻十八岁终极神医诸天布道系统转生为史莱姆离婚歌一首,送给我的某某某农女要翻天:夫君,求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