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307章 外人见闻录(1/2)

大明的亩产实收,事实上超过三石了,官府却没有这样计,就是为了给朝廷少交,基本上官府给许多田地记的只是一石半。

而白家作为大商人,大庄子,他们精收的粮食,如冬小麦,就超过了三石,高粱有六石的收成,但也一样上报,亩产二石。

“他们不虚报吗?”

“为什么要虚报?”高掌柜反问了一句。

这话问的白子豪无话可答,

进了镇子,却被告知今天停市,有一条街上全是人,排着长龙一样的队伍。

“难道有什么新奇的货物?”白子豪又问了。

一问日子,初十。高掌柜明白了:“这是商人们排队交税呢,每月初十至十五,交上月的税。自己写上上月的收入,然后自己算要交多少税,说来三位掌柜可能不信,从去年到现在,我来这里好多次了,有见过税吏抽查。但只有算错的,差那么一分半厘的,没见过逃税的,而且差的不是少了,多数都是多交了。”

“这,怎么可能?”白、杜、柳三人都感觉这才象听故事,怎么可能。

“时间久了,您就明白了,这里流行一种叫诚信牌的东西,失信的人,是自断生路呀。”

德为商之本、信为利之源。

这话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可以说这是学到的头一句。但他们的信,只给合作的商人,给自己家的伙计,给买货的百姓,却没给朝廷的税吏。

高掌柜就在这里住下了,真正进了镇子,多数都是三层的砖混小楼,然后是水泥打的街道。

“这就叫水泥路,与石板无二吧!”

白、杜、柳三家没有住下,他们只是在城中转了一圈,就继续往东去,到了辽宁中卫,被告知往南,去盖州。

这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更多。

从辽宁中卫到盖州,是直道,路面是极好的,不是那种水泥路,而是压实的煤渣直道。

到了辽河口码头,这里有一栋正在建的四层高的楼,然后码头内正在大建设,到处都在挖,都在盖房。

他们住的地方,只是一栋已经建好的三屋砖混结构的楼房,一直等到刘澈回来了。

回忆这些天他的见闻,确实辽东比大明秦地、鲁地不差,比不上江南,可按这样发展下去,超过江南各省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就要一句实话。”白子豪又提到这个话题了。

这时,有人敲门。

“进来!”柳中则应了一声,有侍女进来捧着一个托盘,里面装着三碗面。

正宗的,只有后世才有的,秦地油泼面,有着辣子的裤带油泼面。

三人都算是文人了,可这吃面依然是狼吞虎咽,确实是美味无比,特别是那辣味,独特,绝对是他们没有见过的调料。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萌妻十八岁终极神医诸天布道系统转生为史莱姆离婚歌一首,送给我的某某某农女要翻天:夫君,求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