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276章 糖的基地(1/2)

水兵们?

刘军有些不太高兴了,因为他定过规矩,严禁在执行军务的时候去烟花之地,喝酒等。

“哥,你忘记了,倭岛在这个时期,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借种高峰期,他们不是去了烟花之地,而是有无数的适龄倭女自愿献身,献身的可以得到官方的奖励,用现代的话讲,这叫人种改良计划。你回去查历史就知道了。”

“有这事?”刘军对海军了解,对大明这段的历史也有那么些了解。

可刘澈说的事情,他真的是头一次听说。

很快,刘军就亲自见识了刘澈的话。

船队到琉球之后,第一批一千五百人也跟着下船,每个人都在头上包着布巾。

其中人数最多的包的是灰麻布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上下。然后人数占少数的,则是纯白布加红色布条点缀。还有四五十人,用的是花头巾,她的打扮与其他人都有所不同。

刘澈把文书扔给了刘军。

那文书清楚的写道,这些是良家纯洁的少女,只与贵部军官来往,每天限一人。不得支付任何的财货,但可接受礼物。一但发现怀孕,请送归。

“这叫度种部队。”刘澈笑的很坏,却是让刘军紧张的不得了。

“这些你们安排吧,我去看看糖坊。”

琉球的三大产业,渔业、糖业、麻布。

从辽东运来的大量的粮食,解决了当地人吃饭的问题,倭人岛津家用无数琉球人鲜血染成的号称十万亩甘蔗园则由刘澈接管了。

“大司马,根据农经全书介绍,属下已经派人清查了这里主要甘蔗园,清查率占整个琉球王国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他各岛还有没清查的甘蔗园预计占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恩!”刘澈恩了一声,算是表示自己听到这话了。

“大司马,新季甘蔗占已经清查的一半,一年宿根占三成半,还有两年宿根的点一成半。从成熟期来看,眼下已经有开始成熟的,到六月初为止,占全部产量的四成,其余的到深秋成熟。”

“糖坊那边呢?”刘澈追问了一句。

“已经开始试生产,预计再有两三天就可全面开工。”

“很好,这次好好干,所有人年底挣一份厚重的赏钱。”

“谢大司马,属下还有一个小想法,这里四季如春,听闻倭岛会有许多农妇过来,所以属下想种水稻。”

刘澈四下看看,然后示意两人走到一旁无人处,这才说道:“这里种水稻是极好的,但水稻只能放在甘蔗地清田那一年种。两个原因,一是种甘蔗利大。二是这里的粮食要是可以自给自足了,还要我们干什么?你忘记琉球的奸商是什么样的,所以这里的粮食产量,只能是粮食消耗的最多两成,最多!”

“懂,懂,属下定当多用心思考。”

这位就是当初第一批来到辽东的进士之一,书读的自然是不错的,而且又是寒门出身。在这里过得富裕,而且还能把家眷接过来。绝对是属于对辽东死忠的那种类型。

一听刘澈解释,对琉球的统治有利,立即就不想那些什么民生粮食的问题了。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萌妻十八岁终极神医诸天布道系统转生为史莱姆离婚歌一首,送给我的某某某农女要翻天:夫君,求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