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81章 攻守难易(1/2)

没等刘澈发问,马林就给解释了:“鄂王岳王爷想北征,最大的阻力其实不是宫里,也不是粮草。而是来自民间,我父曾经讲过。江南百姓过的安乐,打仗是要加税的,他们的船往南洋去,每年的收益巨大。”

刘澈听得来了兴趣,也不插嘴,听马林在讲。

既然刘澈愿意听,马林自然也愿意讲了。

听马林讲,刘澈也听懂了。用现代的话来就是:南宋初期,一旦战事爆发,军费会成倍激增。这多出来的费用,政府只会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转嫁给民间。于是南宋一朝苛捐杂税的科目之多、赋税水平之高,是空前的,经常达到北宋时期的一倍左右。

刘澈也理解了。

南宋初,仅仅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只要北方政权不入侵,是绝对不愿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么北伐。

马林又说道:“那是穷人,再说富一些的人!”

“马将军请讲!”

依马林的意思,

南宁的富人安于富贵,一旦北伐战斗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会成倍地降临,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

而且即便收复了中原,朝廷也必然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从富裕的地方征收重税,然后用这些钱来救济遭受兵灾破坏或者原本贫困的地区,南宋的富户百姓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征以重税。

“所以说,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容易,可再想进攻就难了。”

正因为这样,马林才说刘澈高明,这可以说让大明变的更被动了。除非刘澈这一支力量被灭,否则大明是不会再主动与后金开战的。

“是呀,这辽税减下去了,百姓们也松了一口气,再增加可就难了,而且朝廷也怕激起民变。”刘澈心里清楚,事实上刚才自己就没有想那么多。

历史上,当时的金,对于北宋占领区的百姓还是不错的。精心治理,以图发展。除了初占领时那些血之外,在占领区稳定之后,并没有搞出什么民族的三六九等,金世宗甚至还落下了一个“小尧舜”的美名。

马林这时又说道:

“先生,我细读过那段历史。还有人说,北方的汉人倒没有几次造反的,反而南方的汉人经常在选择。岳王爷只是将军,那时还是文官说了算。所以让岳王爷打的造反民众,却是很多,很多呀。”

这一节,刘澈倒是在现代听人提及过。

岳飞当年真的是很无奈,为保赵家江山,杀的义军确实不少。

甚至还有人说过,岳飞手上粘的义军的血,比金兵还多。

“看来,朝廷这么一退,就难以再进了。”刘澈感慨了一句。

刘澈回到铁岭了,几天之后农事已经告一段落,建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
他们都在读: 萌妻十八岁终极神医诸天布道系统转生为史莱姆离婚歌一首,送给我的某某某农女要翻天:夫君,求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