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463章 谁与谁归3(2/2)

杜袭忽然从座位上起身,上前拜道:“主公,赵俨与温恢二人,乃是当世之贤才,请主公将二人救回来。”

曹丕感觉很是为难,他们二人如今落入敌人手中,还怎么去把他们救出来呢?

其实,天朝自古以来,几乎没有大规模交换战俘或者是赎回战俘的说法,但是却绝对有大肆屠杀战俘的“优良传统”。曹操就曾经坑杀了袁绍的八万俘虏,白起则更是保持着最高记录,据说上百万人。要是在二十世纪,那绝对是反人类罪了……

(春秋战国,倒是有处于政治需要规划被俘敌国士大夫的做法,不过这是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代吧。)

更加糟糕的是,那些逃回来的俘虏,本来是战争中的英雄,回来后却是受尽了侮辱与歧视,根本不被当作人看,甚至还会被迫害至死。这从古代到后世的二十世纪,无论谁执政,概莫能外。所以,天朝的士兵战败之时,很多情况下都愿意选择杀身成仁,死战到底,不是没有其悲催的现实原因的。

至于优待俘虏的做法,从来都只是在外国人身上才能够被体现的,对自己人给的只有屠刀了。

而如同西欧的那种花钱赎回俘虏的做法,曹丕根本不可能想得到的。

所以,曹丕内心的为难更是可见一斑。他只得对贾诩说道:“军师,此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曹丕这样心里是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他觉得,此事根本是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的,为了不损及自己的名望,还是交给自己的臣下去处置较为妥当。毕竟后面失败了,自己还可以找到替罪羊。

贾诩人老成精,当然明白曹丕的用心。他心里暗叹一口气,曹家人的狡诈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便答应了下来。

襄阳城内,当天晚上,石广元就在刘禅的居所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刘禅与石广元、诸葛乔两人一同吃的早饭。刘禅这才有机会与石广元单独聊天。

刘禅首先问起了医国院的二位师长张方平和华佗先生的情况。他们二人的情况都很好,就是有些想念刘禅。他们在石广元出益州的时候,还让石广元带话,让世子早些打完仗回去。

刘禅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动,半年不见他们二人,心里确实很是想念他们了。

医国院内部的运作情况也不错,收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各界的捐助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资金一般还算充足的。

但是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朝中对医国院的非议也慢慢地开始出现。有人又开始向刘备建议,要在益州设立“典学从事”,负责学政事务,接管医国院的事务。这分明是有如同上次那样,变相给派来了另一个学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心人在可以针对医国院。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盛宠前妻,老婆再来一次!重来之暖婚八零小俏媳小公主,跟我回家吧佛系娇气包[穿书]总统宠妻太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