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135章 张刘结盟1(2/2)

诸葛军师排布在汉中的细作,很快得知张鲁与阎圃和杨松的这场商谈,利用信鸽迅速传讯回成都。

诸葛军师立刻指示细作们,一方面要在汉中大肆宣传,曹魏在夺取荆州之后,是如何设计杀死年幼的刘琮的,以及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又是如何大仁大义对待刘璋的,这两条消息。

孔明这样做,当然是想要通过这两件事的比较,让张鲁知道,自己一旦投降曹操,等待他的将是灭顶之灾,迫使他主动向益州靠拢。

接着,诸葛军师又接受刘禅建议,使用金钱攻势从内部瓦解汉中官员。于是,他又吩咐细作们,尽管对杨松许以重贿,只要他答应为益州军说话的话,他要什么都尽管答应下来。

其实,诸葛军师和刘禅,之所以舍得花这么大的本钱在杨松身上,不仅是因为他汉中的能量很大,而且还因为他们对这个不仁不义的杨松也已经起了杀机。将死之人何方给予无限之承诺呢?

细作们立刻展开积极地活动。张鲁听到刘琮和刘璋两人的事情之后,心态果然发生巨大转变,逐渐向与益州军结盟方面倾斜。

而杨松果然在不久之后,就收到刘备给他的益州良田千顷和豪宅两栋的承诺,合起来价值至少在万金以上,让他乐得完全找不着北。

于是,杨松立刻来到张鲁府中,卖力地为益州军做着游说,道:“主公如何看待曹操与刘备?”

张鲁想了想道:“曹操,乃当世之霸主。刘备,一方之枭雄。”

杨松摇摇头,大义凛然道:“非也,主公。曹操,乃世之奸雄,窃国之贼。刘备,当今之皇叔,实为仁君。”

张鲁心里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推崇曹操的,听到杨松这样说,心里不由得开始重新评估其刘曹二人来。其胸无定见竟至于此。

杨松又劝道:“主公须知当年曹操北灭袁绍,挟百胜之师一举而下荆州。江东跟着大乱,士大夫皆欲请降。独鲁肃对曰:‘肃可迎曹操,将军则不可。何以故?今肃迎操,操念我功劳,必不失我权位。将军迎操,日后当何以自处?’”

张鲁心里的念头再度翻滚起来,但是仍然忧虑道:“刘璋的遭遇历历在目啊!”看来刘备借入川援助刘璋之机,乘机夺取对方的地盘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啊!

“难道主公是想要重蹈当年无知小童刘琮之覆辙吗?曹贼当年连一个14岁孩童都不愿意放过,何况主公于汉中乃是万民归附?”

张鲁如何能够不知道刘禅的事情,心里一寒,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你立刻派出人马,通知赵云将军进驻阳平关,与张卫共同保守阳平关!”

杨松大喜,因为这意味着刘张之间的结盟已经成立。他出去后,立刻派出自己的心腹,快马加鞭前往阳平关报信。

而此时,距离赵云率军攻打阳平关,已经过去四十余天,粮食已经快要供应不上。另一方面,曹操的军队已经进入三辅地区,很快就可以对汉中发起攻势,汉中军如果再坚守几天的话,他就不得不退兵。所以,益州军进驻阳平关的这天消息,简直来得太及时了。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盛宠前妻,老婆再来一次!重来之暖婚八零小俏媳小公主,跟我回家吧佛系娇气包[穿书]总统宠妻太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