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四七二章 定稿(2/2)

“朱总经理,我觉得新的运营模式是可行的,想尝试一下。”舒城道。

随后,舒城便打开总公司下的改革方案,开始看了起来。

大体的浏览了一下总公司下发的改革方案,发现和初稿差别不大,却添加了几项内容。

首先,对于试验的对象,从一开始初稿中的以标段为对象,改成了分别可以选用以项目部、标段、分公司为试验对象。

也就是说,开始实行新型的模式,可以选择一个项目部做试验,也可以选择一个标段或者一个分公司。

当然,选择不同的对象做试验,尝试的成员,必须满足一些要求。

方案提出,允许跨一级尝试,就像一名项目经理,可以尝试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用一个标段来进行改革试验。

而一个标段的指挥长,可以尝试干一个分公司的负责人,用一个分公司来做改革试验。

不过选择跨级担任职务的人,需要的代价也高一些。

比如普通的一名项目经理,他选用新的运营模式,依旧干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在试验期间,只需给公司缴纳一百万的保证金,便可以获准。

可如果一个项目经理,想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用这个标段来做改革试验,却要给公司缴纳高达六百万的保证金。

至于一个标段的指挥长,想干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用一个分公司来做改革试验,需要给公司缴纳高达一千五百万的保证金。

如此高昂的费用,根本没几个人能充当的起,毕竟一个项目经理、指挥长或是分公司总经理,一年也没多少钱。

即便一名指挥长要以一个指挥部来尝试新的运营模式,也需要花费三百五十万,做为保证金。分公司总经理想用分公司做试验的话,需花费一千万做为保证金。

这样的条件,直接让一些想参加的人,望而生叹,不敢靠近,因为要求太高了。

而且试验一旦失败,只退还百分之六十的保证金,除非试验成功,才能拿回百分之百的保证金。

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几乎很少人会真正去尝试这种新的运营模式,因为风险太高了。

即便是舒城,看到这些规定的时候,也感觉很头疼,他如果想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的话,需要给公司缴纳高达六百万的保证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条件有些高,不想象中难办!”舒城感叹道。

“的确有些高,毕竟是试验阶段嘛,局公司领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是平级尝试的话,就按总公司要求来办,如果想跨级的话,直接尝试管理一个标段或一个分公司,将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对于具体内容,局公司领导那边也没细说,等明天局公司开完会,就知道结果了。”李逸风道。

“我看没几人会想干,各项限制太多,束手束脚,风险太大。”舒城摇头道。

即便是舒城,也感到很头疼,至于前世改革过程中,前期是不是这样实行的,舒城还真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他没资格也没钱去尝试这种新的运营模式。

“明天局公司开完会之后,可能就要各个分公司或下属项目部报名了。”李逸风道。

“舒城你真想干?”朱继民问道。

在此之前,李逸风曾告诉朱继民,舒城野心不小,想干一个标段。

这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必须真金白银去交保证金,稍不慎就亏的血本无归。

一旦失败,二百四十万就打水漂了,加上项目亏损的钱,这六百万保证金,恐怕一分都拿不回来。

因为一旦失败,亏损的那部分钱,还需要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和他的合伙人承担。

舒城感叹一声,道:“试试吧,不过钱是个大问题,六百万可不是这么容易凑的,我得好好寻思,怎么弄钱,是借还是贷款!”

其实舒城这几个月没少赚钱,关魔鬼窟隧道挖出来的石头,加工成石料,如今舒城得到的分红,便有一百多万了。

加上刘扒皮干桩基自己的分红和自己那台旋挖钻赚的钱,总资金已经超过四百多万了。

这才大干两个月,干半年的话,舒城得到的分红,就是上千万,这主要还是因为,天路线单价太高,只要中标的施工队,都可以满载而归。

因此,对于总公司的新运营模式改革,舒城无论如何,也要尝试,因为这种运营模式,在未来会成为主流,铁路三十一局现有的运营模式,注定被淘汰。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老李啊,我感觉我已经老了!”朱继民感叹道。

听朱继民这样一说,李逸风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朱继民,而是望向舒城,道:“如果你真想干,我可以帮你!”(未完待续。)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仙狂神癫此生不负你情深好色小姨修仙高手混花都空间传送盗墓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