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四二一章 专题报道(2/2)

“谢谢舒经理。”丁铭微笑着礼貌道:“对施工谈不上感兴趣,但我对天路线感兴趣,想做篇单独的报道。毕竟我除了主持节目之外,还是一名记者,奈何对于天路线,一没机会接触,二没有相关的素材,今天和商航妹子聊天,她跟我讲了许多关于舒经理你的经历,我觉得可以为你做个专题报道。”

丁铭说完这话,舒城算是明白了,看来商航不止煽风点火这么简单啊。

专门为舒城做个报道,如果是报纸的形式,汇聚成一片文章,对舒城的影响还是有限,可一旦这个报道做成电视节目,上了央视,对舒城来说,却非比寻常了。

其实舒城不知道的是,即便是丁铭,如今是优秀的主持人,也需要增加业绩,而如何增加业绩,就靠个人的本事了。

另外,丁铭此次前来天路线主持开工仪式,还带了一个任务过来。

央视一位副台长,要求针对天路线,做一期专题报道,形成一个天路线的记录片,分为一集一集播报。

比如天路线的勘测设计期,作为第一集,进场施工作为第二集,养护运营作为第三集等等。

这些素材,不可能等天路线建成之后再收集,必须施工过程中,也不断的总结收集。

舒城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这时他才发现,在丁铭风衣胸前,有一枚小型的摄像头,只是不知道这枚摄像头有没有开启。

舒城道:“丁主持,你想了解什么方面的事情呢?”

“就先从舒经理你如何与天路线结缘开始讲吧,商航妹子虽然说了,你是因为高原冻土才结缘天路线的,我想听听其中的细节。”随后,丁铭询问道:“不介意开摄像头做个记录吧?”

丁铭这样一说,舒城微微点头,对丁铭的印象不由好了几分。

如果丁铭真不通过自己同意,将开启胸前的摄像头,舒城会觉得,丁铭很不懂礼貌,内心难免有些抗拒。

可丁铭这时询问,舒城心里,感觉明显好多了。

“丁主持,你随意。”舒城道。

丁铭按下摄像头,舒城发现有一个红点在闪动,显然在开始录像。

“舒经理,听说你去年的时候,就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片关于冻土的论文。”丁铭问道。

舒城道:“其实这事是这样的……”

舒城将去年的时候,在高铁一分部,刘老检查路基,自己无意间提出,然后将自己的想法汇成文章,递交给刘老。

后来,刘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最终发表到了人民日报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舒城并没有独吞冻土文章发表的功劳,毕竟刘老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丁铭很认真的听着,时不时还用笔在笔记本上做笔记。

等舒城讲完,丁铭又问道:“舒经理,听说你在人民日报,还不止发表过一篇文章,除了冻土相关的论文之外,还有另外三篇,关于高铁方面的论文?”

对于这些事情,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要一查,都能在网上或者之前的报纸查询到。

可舒城却不认为,丁铭会亲自去查询这些内容,很明显,这些东西,都是商航告诉丁铭的。

“是的,不过那是高铁方面的论文,和天路线关系不大。”舒城道。

“舒经理,你能说说,天路线这边,驻地建设方面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困难,比如说饮水、保暖之类的。”丁铭道。

今天参观了舒城项目部,对这一系的东西去,丁铭表现的都很新奇,这些东西,丁铭完全寻找一个切入点,写成一篇报道。

而报道的内容,就要体现出天路线的艰难,施工人员是如何组织施工,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

对于这些,舒城也没有隐瞒,而是用稍微夸张一些的话语,将驻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部说了一遍,同时又道出了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对于这些事情,丁铭听的及其认真,不止录像,连笔记也写了不少。

转眼间过去一个多小时,已经是凌晨十一点多了,而丁铭依旧意犹未尽。

由于对施工了解的较少,加上舒城能说会道,所有事情链接起来,如同讲故事一样的说出,让人听的很入迷。

“丁主持,我看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要不先休息吧,改天有时间我们继续聊这话题,你觉得怎样?”舒城建议道,因为舒城见丁铭明显有些犯困。

丁铭一听,也意识到今天聊的所在太多了,也很晚了,合上笔记本道:“行,那今天就先这样,你说的我也记录下来了,往后这方面可能还要麻烦舒经理。”

“谈不上麻烦,我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舒城打趣道。

毕竟明天还要规划现场,再者,丁铭今天赶了一天的路,还出现高原反应,舒城觉得,丁铭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未完待续。)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仙狂神癫此生不负你情深好色小姨修仙高手混花都空间传送盗墓凤语